
10月16日下午,石首市博物馆组织开展了以“童游博物馆,妙趣寻宝记”为主题的幼儿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让幼儿近距离接触历史文化,感受其丰富与优秀正规股票配资官网查询,体会文化历史的变迁与发展,进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、家乡与自然的情感,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为幼儿成长助力。

活动伊始,博物馆讲解员带领孩子们走进展厅,围绕馆内的历史文物进行生动讲解。从造型古朴的陶器到纹饰精美的青铜器,讲解员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,介绍文物的用途和背后的故事。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观察,还不时举手提问,“这个罐子是用来装什么的?”“上面的花纹是什么意思?”在一问一答中,初步感受到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,为后续的文化探索做好了铺垫。

展厅参观结束后,博物馆工作人员以“神奇的中国文字”为主题,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文化课堂。工作人员从“文字出现前古人怎么记事儿”这个有趣的问题入手,现场用红绳、羊毛绳、麻绳演示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法,模拟“记录30只羊、40只鸡”的场景。孩子们纷纷伸出小手模仿打结,直观地理解了古人的智慧和结绳记事法的局限。讲到文字雏形时,工作人员结合《疯狂原始人》的动画场景,用图片展示古人在岩壁上画手印、画打猎等画面传递信息的样子,让孩子们轻松明白“汉字是从图画变来的”。

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动手实践环节。工作人员给每个孩子分发了陶土,引导他们以展厅里的文物为灵感,用小手捏制简单的器物造型。创作过程中,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充分激发:有的模仿陶罐捏出圆鼓鼓的“小瓶子”,有的精心做出带有独特图案的“花纹盘子”,还有的发挥奇思妙想,捏出能“讲故事”的小摆件。孩子们一边专注捏制,一边互相分享想法,在亲手实践中,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古物的喜爱。




此次博物馆实践活动,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历史文物,在探寻与观察中感受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,还通过有趣的文字探索环节,激发了他们对中华古物和汉字的兴趣,有效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,提升了他们对博物馆展品的兴趣和理解能力,为孩子们的成长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文化体验之旅。(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何丽 向龙)
汉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